在上篇貼文受到許多轉載後,有許多朋友表示關心,小弟在此誠摯的感謝。目前一切安好,長官沒有什麼表示(或者他們也習慣了),這幾天上班各種光怪陸離的案件,讓我沒有太多心思在意貼文的後續,大概也是這份工作的好處(?)
儘管如此,我還是會好好地看大家的留言。
「不要理他們就好了」
雖然有不少朋友這樣建議,但來我板上互動的訪客,假如是認真想要交流的,即使持不同觀點,我仍然認為應該好好溝通彼此的想法;當然對於那些非理性、或有些刻意為之的論述,無論他們的意識形態為何,我也會尊重他們的立場,但就不會放在心上了。
人們總是會區分言論的價值,那可能是一本好書、或者是一部爛片、或者是偉人的名言、或者是低俗的歌謠;而在我的想法中,也許有些話語不堪入耳、缺乏思想、甚或是錯誤資訊,但都有它們的意義。
這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中也是如此,同樣一件事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如果真的想要促進群體的進步,我認為傾聽不同的觀點是最重要的。
舉個例來說,在公務人員退休給付這個議題上,根據我所接觸到的各種數字資料,以及與許多高階官僚、專家學者的討論討論,再看到希臘、法國等比較案例,會認為當年的年金政策要繼續實踐有一定的困難 ⸺ 即使我是一名現職公務人員,這樣的陳述對我沒有好處,我還是會表達這樣的觀點。
即使如此,你能夠說那些反對年金改革的人是錯的嗎?
我曾就這個議題與許多五、六十年次的警察人員討論,他們對於退休金抱有的執著,更大一部分是在給付金額之上的情感。你說他們是「貪婪老人」嗎?其實當中有不少人在經過討論後,是能認同年金改革的系統問題,對他們而言,退休金很大一部分是他們的「信仰」,或者是「人生目標」;而我相信任何一個人的信仰或人生目標被挑戰,對他而言都會是巨大的衝擊。
但經過了這樣的交流過程,很多人會跟我說「你講的是對的」;而我也會更加理解這些人的立場,並且將他們的立場與其他人討論。幾次這樣的經歷,我認為當前很多的社會衝突,其實來自於我們的不了解。
現在的人急著表達自己的觀點,想要說服別人;那假如我們願意多花一點時間去傾聽、願意更開放的對話與思考,會不會反而能達成我們想要的目標?
身為一名長期沉浸於底層社會的低階官僚,我並不是那種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Habermas的溝通理性,在我看來只是一種不可能的夢想 ⸺ 但就算是這樣,追求夢想又有何不可呢?
在如今極端對立的社會氛圍,想要不偏不倚走出自己的路,或許也一樣是夢想吧。
即使如此,總是要有人當傻瓜。
前年承蒙寶瓶出版社協助,邀請李茂生教授為拙作《活得像個穿制服的人》寫序,李教授在其中寫道:「須在護法與革命兩力量間找出純淨的力量,這樣才能維持、保護住每個人的尊嚴。而本書正是作者用其血淚所形成的純淨力量。」
我過去未曾深思過這件事,然而在李教授的話語中,我看到了一條我已經走上、也應該繼續走下去的路。
無論他們帶有什麼樣的想法,如果他們想要談,我會與他們談。
談我們的相異之處、更要談我們的相通之處,然後找到可以一起努力的事。
大過年的日子,也不想談太複雜或太沉重的事,但總覺得還是得對幾天來的心路歷程做個總結。
也再次感謝大家,明年還請多多指教。
All reactions:
60 comments
7 shares
Like
Comment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