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十誡
「哲學十誡」是波伊曼 (Louis P. Pojman) 教授在他的著作《哲學:智慧的追尋》(Philosophy: The Pursuit of Wisdom)一書中所提出的,響耳入心。我在政大哲學系教書的第一年,便將它翻譯出來給哲學概論課程的修課同學參考。
雖然名為「哲學十誡」,事實上,它也可作為學習十誡、生活十誡、乃至於生命十誡。送給你,希望你擺入你的智慧工具箱裡。不是期待你主修哲學,不是期待你以哲學為專業,而是希望無論你在大學裡主修甚麼,規劃未來以甚麼為生,都千萬要學些哲學,並且以哲學指引你的人生,活出自己的人生格調。
1.讓好奇的精神充滿你的胸懷。
生命有何意義?哲學源起於對於宇宙、對於我們是誰、對於我們從何而來,以及我們往哪裡去等諸多問題深深的好奇。
2.對任何事物,在有證據讓你信服它是真理之前,你要保持懷疑。
對那些宣稱自己掌握真理的人,你要持著合理的謹慎和適度的懷疑。懷疑使你的靈魂積鬱通暢,不要害怕智性的探索。就如約翰‧哥德(Johann Goethe)[1749-1832]所說:「大眾害怕理智,但那是愚蠢的--只要當他們了解害怕理智有多麼的危險。」
3.熱愛真理。
「哲學是對真理的永恆追尋,雖然,那是一個注定失敗的追尋,但是,它也是一個永不會被擊敗的追尋;哲學會不斷的逃離我們,但它也會永遠的指引我們。這心靈之自由的、智性的生活是西方世界最高貴的遺產;它同時也是我們的未來的希望。」(瓊斯(W.T. Jones))
4.分割與征服。
將每一個問題和理論分割到最小的必要成分,以便能小心的分析它每個部分。這是分析的方法,也是征服的方法。
5.收集與建構。
從那些最小部分建立一個融貫的論證或理論。我們應該在簡單、穩固的基礎上,築起複雜而全面的東西。就如羅素(Bertrand Russell)所說的,哲學論證的目標,是從明顯到沒有人會懷疑它們的真實性的簡單命題,透過有效的論證方法,達到一個每一個人都禁不住會懷疑的荒誕結論。重要的是,去建構一個融貫的、立基穩固的、推理縝密的、經得起反駁的理論。
6.猜測與反駁。
全面的探索可能反駁你的立場的意見,譬如說,尋找你的立場之中隱而不現的錯誤,檢視一些與你的立場不符的實例。就如哲學家卡爾‧巴柏(Karl Popper)建議的:哲學是一個猜測和反駁的系統。尋找大膽的假說,以及尋找與你自己喜歡的立場相異的例子。用這個方法,透過一個消除錯誤的方法,你便會間接的、逐漸的逼近真理。
7.修改與重建。
要願意去修改、拒斥和調整你自己的信念和你相信它們的程度。要承認你可能有許多錯誤的信念,並且對那些指正你的人,心懷感激。這是所謂的可誤性原則:我們的許多信念很可能是不正確的,而且,面臨別人的反對意見時,我們常有自我欺騙的傾向。
8.尋求簡單性。
當所有其他條件都相同時,我們應該選擇較簡單而不是較複雜的解釋。這是所謂的儉約原則,有時我們也稱之為「奧坎剃刀」(Occam’s Razor)。
9.依照真理而生活。
就如客觀真理是思想和世界之間的符應,主觀真理是生活和思想之間的符應。應使生活依照客觀真理而發展。
10.依照善而生活。
讓你對道德生活的哲學反省中所獲得的成果,激勵和指導你的行動。讓道德真理轉化你的生命,使你就像一顆在無知的黑暗中閃亮著內在之光的寶石。
每次同學聽到這哲學十誡,眼睛都閃著內在之光,對於哲學之路或學習之路多些盼望。
//////////////////////////////////////////////////////////////
哲學十誡 – 羅素版
羅素 (Bertrand Russell) 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可能是因為諾貝爾獎沒有哲學獎,而如果諾貝爾有懷疑精神獎,羅素將是有史以來最有資格獲得的人,沒有人比羅素對「悖論」具有更敏銳的鼻子了。
羅素的哲學十誡充分反映了他的哲學主張和風格,深具懷疑、求真、務實與反諷的特性,幾乎不見顯題的道德、價值與精神性的主張,這與波伊曼 (Louis P. Pojman) 版的哲學十誡相當不同。
我哲學個性較為嚴肅,不親近羅素的風格,但在這「後真理」(post-truth)的時代,羅素重視真理與懷疑精神的哲學十誡正可以拿來防思想的疫病。
1. 對任何事都要抱持適度的懷疑精神。(Do not feel absolutely certain of anything.)
2. 以掩蓋證據來誤導人們是不會有甚麼好處的,因為真相終究會大白。(Do not think it worthwhile to produce belief by concealing evidence, for the evidence is sure to come to light.)
3. 永遠不要輕易讓人們免去思考工作,因為那會太容易成功而無可挽回。(Never try to discourage thinking, for you are sure to succeed.)
4. 面對意見不同的人時,再怎麼親近,都要努力以說理而不是以威權來說服他,因為,權威帶來的勝利並不真實,容易幻滅。(When you meet with opposition, even if it should be from your husband or your children, endeavor to overcome it by argument and not by authority, for a victory dependent upon authority is unreal and illusory.)
5. 不要遵從他人的權威,因為你總是可以找到持相反立場的權威。(Have no respect for the authority of others, for there are always contrary authorities to be found.)
6. 不要使用暴力或權力壓制你認為有毒有害的意見,因為,如果你那麼做,那些你以為有毒有害的意見反而會壓制過你。(Do not use power to suppress opinions you think pernicious, for if you do the opinions will suppress you.)
7. 不要害怕自己的意見異於常人,因為,現在大眾堅信不移的想法過去都曾是異端。(Do not fear to be eccentric in opinion, for every opinion now accepted was once eccentric.)
8. 試圖在「智性的求異」比在「消極被動的同意」中找到更多的樂趣,因為,如果你真的好好地看重智慧,「智性的求異」比「消極被動的同意」蘊含了我們彼此之間深刻的共同性。(Find more pleasure in intelligent dissent than in passive agreement, for, if you value intelligence as you should, the former implies a deeper agreement than the latter.)
9. 要嚴格地服從真理,就算當真理造成困擾與不便,因為,隱藏真理將造成更大更多困擾與不便。(Be scrupulously truthful, even when truth is inconvenient, for it is more inconvenient when you try to conceal it.)
10. 不要羨慕住在愚者天堂的那些人的幸福與快樂,因為只有笨蛋會認為那些是真的幸福與快樂。(Do not feel envious of the happiness of those who live in a fool’s paradise, for only a fool will think that it is happiness.)